7有趣的发现
7有趣的发现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读绿线里的9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2. 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领悟达尔文是个爱观察,爱探究的人。
3. 在自主探究课文怎么写有趣的发现的过程中领会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重点学习用“要么„„要么„„”句式进行语言表达;学习如何用因果关系句式说明原因。
课时安排:两课时
自主探究方案:
1. 读一读课题,想一想围绕课题能产生哪些疑问?再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什么? 2读一读课文:带着你的疑问和猜想读课文,看看课文内容与你的猜想有什么区别?
3. 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读题时产生的疑问。
4. 读读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在一个小岛上考察时发现 ,后来,他通过反复观察比较发现 。我发现达尔文真是个 。
5. 结合笔顺示例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田字格里的生字。
6. 自我检测:
看拼音,写汉字。
(1)看拼音,写汉字。
b ǎi d á ji ào c ún r óng y ì y ān jiū
一( ) ( )尔文 比( ) 生( )( ) ( )
(2)我特别喜欢文中的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写上一句呢 。
7. 课外搜索:
你还了解哪些科学家的故事?选择一则读一读。
第一课时(总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
展示学习:
1.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 认读生字新词。
一百 达尔文 反复 比较 生存 容易 研究
开火车读词。
3. 看拼音,写汉字。
b ǎi d á ji ào c ún r óng y ì y ān jiū
一( ) ( )尔文 比( ) 生( )( ) ( )
4. 重点指导书写:
达:注意笔顺规则先里面后外面;第三笔是点;
较:第三笔是竖,要写得左窄右宽;
存:第三笔竖不能丢;
易:上小下大,最后两撇要与横折勾的横连接,后面一撇比前面一撇长;
究:最后一笔是横折弯勾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我领大家读一读”
5. 通读课文。
二、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
(一)提出问题:
1. 通过预习,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写什么。
2. 我们逐句朗读课文。
3. 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概括总结:课文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海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观察,感悟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
4. 对于这篇课文,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针对学生的提问,相机引导---怎么写。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形成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想一想,课文怎么写出达尔文在岛上发现、观察和研究的过程的?)
(二)探究问题:
1. 本课记叙了达尔文在海洋中一个小岛上发现、观察和研究昆虫的故事,课文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呢?
相机给课文划分段落。
2. 学生讨论,教师. 梳理课文脉络:
第一自然段:介绍达尔文(板书:达尔文)
第二自然段:达尔文发现奇怪的现象(板书:发现 要么 要么)
第三自然段:达尔文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奇怪现象的原因。(板书:因为 就;因为 也 ; 便) 第四自然段:发现的作用。(作用)
3. 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怎么写出达尔文在岛上发现、观察和研究的过程的?
三、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
同学们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很多疑问,搞懂了课文写什么,那么课文是怎么写有趣的发现的呢?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读书探究。现在我们就带着“课文是怎么写有趣的发现的呢?”走进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
1. 指名读,思考:课文是怎么介绍达尔文的?(告诉我们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哪个国家的,
他是干什么的。)
2. 著名的意思就是有名。从文中的哪里你能看出达尔文很有名吗?
3. 朗读领会课文是怎么介绍达尔文的。
引读:
a 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现在还有人记住他,多有名啊----生读;
b 达尔文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人,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他,多有名啊----生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
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1. 指名读,思考怎么写达尔文发现奇怪的现象?
2. 引导学生抓住“要么„„要么”朗读课文。“要么„„要么”两个连在一起用,表示在这两种
情况中选择。
3. 句式练习:
(1)我的铅笔要么 ,要么 。
(2)体育课上,老师说你们要么 ,要么 。
(3)星期天,我要么 ,要么 。
四、学生“反思学习”——教师“反思教学”
回顾课文,贯穿学法。
1. 这节课我们通过汇报、讨论,了解了这篇课文所写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达尔文在小岛上发现的奇怪现象。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课文内容。(2)阅读方法。(3)写作方法。(4)问问题的方法。
五、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
总结,课后延伸:
用上“要么„„要么”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总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一、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
(一)复习回顾
1. 听写生字词。
一百、达尔文、反复、比较、生存、容易、研究
2. 评价、订正。
3. 回忆上节课学过的课文内容。
出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英国科学家 在岛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
4.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在刚才回忆课文内容时,又产生了哪些疑问?(①岛上的昆虫为什么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②达尔文发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什么感觉?③达尔文发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会很奇怪?④达尔文是怎么寻找答案的?„„)
同学们只要能解决“课文怎么写达尔文寻找答案的?”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也就能随着解决了。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请大家带着“课文怎么写达尔文寻找答案的?”问题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 交流。
出示第一句:
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1)这句话写达尔文怎么寻找答案的,我们可不可以把“许多、反复”去掉。(不能,“许多”告诉我们达尔文只有观察比较了很多很多昆虫才能得出答案,“反复”说明达尔文观察比较的次数很多,研究的态度很认真,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2)引导朗读。
a 师:达尔文多认真呀,他捉了好多好多昆虫来观察比较----生读;
b 师:达尔文真不愧是著名的科学家,他捉来许多昆虫,一次,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观察比较-----生读;
c 师:达尔文捉了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最才找到了答案---生读。 出示第二句:
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别大的,因为能顶住大风,也生存了下来。可怜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却顶不住大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消失了。
(1)自由读,找一找这三句话都有什么特点。(每句话前半部分讲原因,后半部分讲结果。)
(2)逐句分析
a 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怎么写的?(用“因为„„就„„”说明没有翅膀的昆虫生存下来的原因。)指导朗读,体会写法。
b 第二句:方法同上。(用“因为„„也„„”说明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生成下来的原因。) c 第三句:用哪个词连接原因和结果的?(便)
(3)这三句话都是前半部分讲原因,后半部分讲结果的,可是在表达上却都有不同,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先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思考。(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这样语言就富有变化,显得丰富多彩。)
(4)说话练习。
用“因为„„就„„”;“因为„„也„„”;“便”三种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提供事例:
小红生病了,没有上学。
送给盲婆婆蝈蝈,在我上学时让它替我唱歌。
给小树穿衣。
小松树没找到花生果。
鲁班发明橹板。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指名读。
2. “这个有趣的发现”是指什么?(“这个有趣的发现”承接了第三自然段的内容,也引出了第
四自然段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平时作文时经常用到这样的方法。)
3. 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有趣的发现的作用。
师:这个发现不仅有趣,而且作用很大呀----生读;
师:这个有趣的发现与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是分不开的-----生读;
师:这个发现多重要呀,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现在还在流传---生读。
二、学生“反思学习”——教师“反思教学”
回顾课文,贯穿学法。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科普类的记叙文,课文按“考察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这一事情发展顺序,在有趣的发现中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2.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课文内容。(2)阅读方法。(3)写作方法。(4)问问题的方法。
三、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
1. 总结提升:
师总结:同学们快速把课文朗读一下,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简介达尔文),再写什么(达尔文的发现),最后写什么(这个发现的作用)。从达尔文发现奇怪的现象后通过观察比较找到答案,你有什么想说的?
指生练说。
2.学习建议:
小练笔:请大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或现象,寻找你的发现并努力探究答案,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板书设计:
有趣的发现
达尔文
奇怪 要么 要么
发现
答案 因为 „„就„„
因为„„也„„
便
作用
教学后记: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文章

达尔文 《物种起源》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

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9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1 一、将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来。(6分) 故障(zhànɡzànɡ)提供(ɡōnɡɡònɡ)继续(sùxù)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暑假作业试题:演算(shuànsuàn)呻吟(yínyínɡ)堵塞(sèsāi) 二、看拼音,写词语。(20分) xiūlǐyīshēnɡjìsuànsīkǎoyídònɡ kāishǐzhǔnbèiwéiqíɡōnɡjiàntiāné 三、这是一幅有趣的文字画。 你能看得出图画是由哪几个古文字组成的吗?

一、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画出生字在课文中的词语,并给78页生字条里的生字注音、组词三个。
二、阅读同步阅读108—113页,概括各课主要内容,并针对4篇课文的共同点联系生活谈体会!
三、读拼音写词语,解释加横线的词语中并造句,注意加波浪线的字是多音字哦。
2.请给本文第三至六部分画出情节曲线(按照背景→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概括出各阶段的小标题,要找准各阶段在情节曲线图上的点)。

《友 谊 地 久 天 长》 Yǒu yì dì jiǔ tiān cháng
jiù rì péng yǒu qǐ néng xiāng wàng 旧 日 朋 友 岂 能 相 忘 Yǒu yì dì jiǔ tiān cháng

读d ú《100个g â宇y ǔ宙zhîu奇q í观guān》
我w ǒ看到k ànd ào 了l e 书sh ū中zh ōng 的d e 外星人w ài x īn gr ãn ,它们t ām e n 长ch áng 得d ã很h ěn 古怪g ǔg u ài ,并且b ìngq i ě,头t ïu 比b ǐ我们w ǒm e n 还要h ái y ào 大d à得d ã多d u ō,眼睛y ǎnj īng 也y ě又圆又大y îu y u án y îu d à,很h ěn 可怕k ěp à,整个zh ěng g â头像t ïuxi àng 个g â骷k ū颅l ú头壳t ïu k ã似的s h ìd e

1 11. 石缝间的生命
2. 下列每组词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先用横线画出,再在题后方格内加以改正。
答案:A 摄—慑 B魏—巍 C挫—错 D钢—刚 3. 根据所给出的词义填写出恰当的词语。
答案:小草、蒲公英、松柏 赞扬了在艰难困苦中顽强拼搏、迎接挑战,最终在战胜困难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升华自己。
4. 了解文中所塑造的三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艺术形象,以及作者对它们的崇敬和礼赞之情。

精选作文:少年心声(250字) 作文 脑中想着题海战术,笔上写着考试真苦。
课内4篇课文《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同时选择了《语文阅读》教材4篇文章《独白》《嵌在心灵深处的一课》《成功,便是勇敢向前跨一步》《儿子说,愿做一条自在的狗》,这8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少年时代有和煦阳光,也有风霜雨雪,充满了感悟与思考。

(zhuō yǐ) (zhuō zǐ) (chãn jiù) (chãn shâ) (guǎn lǐ) (hēi guǎn) (jiã shù) (yī shù huā) (j i ān g ù) (l áo g ù) (g ù zh í) (z h í n i ù) (bào qiàn) (qiàn yì) (gǎn yú) (gǎn xiǎng gǎn shuō) (ái d ǎ) (qi ān b ǐ) (lì h ài) (mi ǎo zh ōng ) (cîu he) (yuán liàng)

10.爱的奇迹(第一课时)检测单:
于是,经过反复构思,她用一周时间创作完成了作品《奥运在北京》,并捐给了北
中国少年儿童申奥,12个人——代表12亿中国人民盼奥运,太极人——是中国申奥的会徽,在画面的左上角,刘莉还画上了几个大大的鲜桃。
如今,北京申奥成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刘莉可高兴了,她终于圆了自己的梦。
1.联系全文想一想,刘莉创作之前是怎么想的,写在“—”上。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李艳哲,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露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出示句式:我是________,我对小露珠说:“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学习至此,学生知道动物们喜欢小露珠,植物们更加喜欢小露珠,他们的情感也完全被调动了出来,有的讲道:我是向日葵,我会对小露珠说:“小露珠,你回来吧,我们大家舍不得你走。”有的讲道:我是白杨树,我对小露珠说:“是你用身体滋润了我们,把美丽献给了我们,你真了不起!”还有的讲:我是喇叭花,我对小露珠说:“你不光外表美,而且心灵美,我们会永远记住你的!”

快乐人生三句话答案一、"快乐人生三句话"第一句是"太好了"。如果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微笑着面对,说声"太好了",这种人永远有快乐。要教孩子首先来自能对自己说"太好了"。其假测织促木点百言次是善待别人,对别人说声"太好了"。还要将跳盾风督教育孩子对困难说声"太好了",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卢勤有个同学在美国,孩子的学校里有中国孩子有美国孩子,一块在操场上打球。中国孩子10个球进了9个,中国妈妈说360问答:那个球怎么没进哪?还是不努力。美活宣零京适实现换并海杨国孩子10个球进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应重在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